時間計算器

添加到網站 元資訊

其他工具

持續時間計算器

持續時間計算器

在 21 世紀,沒有什麼比知道準確時間更容易的了。 但在古代要做到這一點要困難得多,不同的文明有自己的測量和確定時間的裝置:精確到小時和分鐘。

日晷

它們被認為是世界歷史上最早的一個,並在許多古代文明的歷史編年史中被提及。 例如 - 在公元前 1521 年的埃及手稿中。 從結構上看,日晷是一根豎桿和一個刻度盤,在刻度盤上投下了陰影。 隨著太陽在天空中移動,陰影移動並在數字標記上指示大概時間。

這種計時方式已被埃及人、羅馬人、中國人、印度人和希臘人使用了幾個世紀。 但它太不完美,無法生存到後來。

水鐘

水鐘在結構上代表一艘或多艘船隻,具有更高的準確性,並且能夠在一天中的任何時間工作。 水在重力作用下一滴一滴地流淌,每次測量的時間間隔相同,具體取決於容器的容量。 第一次提到這個裝置是在羅馬政治家 Scipio Nazicus 的編年史中,他於公元前 157 年在羅馬安裝了第一台水鐘。

沙漏

唯一保存至今的古老發明。 今天,沙漏已廣為人知,它代表兩個由細頸相連的圓錐形容器。 在重力作用下穿過它,沙粒計算小時和分鐘,要重新啟動它,足以將裝滿容器的設備倒置。 公元前 2 世紀的古代編年史中提到了第一個沙漏。

火鐘

就年代而言,發明可以與日晷相媲美,不同文明之間的設計差異很大。 例如,在中國人中,它們是木粉和香。 他們被點燃並測量火勢達到下一個標記(刻度)的時間。 這種時鐘早在 3000 年前就存在於中國,後來被更先進的設備所取代:上面串有金屬球的棍子(螺旋)。 當下一節燒完時,球落在金屬底座上,“打掉”了時間。 在歐洲,火鐘的出現要晚得多 - 隨著蠟燭的發明,它們通過燃燒(熔化)的蠟來測量時間。

猶太國家採用完全不同的年表方法,從公元前 3761 年(創世之日)開始計算,每個閏年增加一個月。 今天,這種方法幾乎完全被公曆所取代,公曆從基督的誕生開始計算。

我們熟悉的月份名稱和 1 月 1 日晚上的新年慶祝活動來自古羅馬 - 在 Julius Caesar 引入儒略歷之後。 至此,羅馬人將一年僅分為 10 個月和 304 天,並在早春 - 三月慶祝新年。

有趣的事實

人們普遍認為一天有 24 小時,但實際上地球繞地軸轉一圈需要 23 小時 56 分 4.09053 秒。 關於時間還有其他一些有趣的事實,但並不是每個人都知道:

  • 地球的自轉速度逐漸減慢,白天的長度每 100 年增加 1.7 毫秒。
  • 由於光速的限制,從地球上觀察到所有天體都會有延遲。 因此,我們看到太陽延遲了 8 分鐘,距離太陽系最近的恆星 - 半人馬座阿爾法星 - 延遲了 4 年。
  • 世界上最準確的時鐘是鍶。 他們每 150 億年給出 1 秒的誤差。
  • 星球大戰電影第一部上映時,法國還在使用斷頭台,直到1981年才被取消。
  • 白鯨的壽命如此之長,以至於在 1851 年赫爾曼·梅爾維爾 (Herman Melville) 的小說《白鯨》(Moby Dick, or the White Whale) 創作之前,地球上仍有白鯨出生。
  • 最小的時間單位是約秒,它是小數點後跟 22 個零的幾分之一秒。 質子、中子和物質的其他基本粒子正是以這樣的速度運動。

說到時間,值得注意的是,在138億年前的大爆炸時期,時間根本不存在,只有物質。 至少,這是從相對論得出的結論。 儘管如此,時間對於一個人來說主觀上是存在的,而且一直存在,而且非常重要。 為了測量和確定它,創建了數十個和數百個設備 - 越有價值,它們展示的準確性就越高。

增加或減少時間

增加或減少時間

為什麼一天有24小時,一分鐘有60秒,這樣的劃分系統是誰發明的? 畢竟,與一年中的天數不同,當地球在 365 天內繞太陽轉一圈時,24 和 60 的數字並不明顯,如果需要,可以將一天分成 10 或 100 部分。

我們熟悉的時間計算的起源

根據歷史編年史,5000年前,古蘇美爾人首次使用60這個數字來計量分鐘和小時,隨後這一知識被巴比倫人所採用。 結果證明數字系統是最有效和方便的,因為 60 是一個有 12 個因數的優秀合數。 所以,它可以平均分為12個數:從60開始,到1結束。 20、12、6、5——每一分鐘和每一小時都除以這些數字,沒有餘數。 這也使得在幾何、三角學和地理學中到處使用數字 60 成為可能。

雖然在古埃及他們將一天分為 12 部分,但它們的持續時間因季節而異:由於日出和日落較晚,反之亦然。 晚上,天文學家根據星星,或者更確切地說,根據它們在天空中的位置,根據地球繞其軸的自轉來引導天文學家。

根據天文學家喜帕恰斯的建議,將一天分成 24 等份的做法始於公元前二世紀 - 在希臘。 但這種一天的劃分被認為是“奇特的”,其測量單位僅被稱為“春分點”。 直到公元十四世紀 - 在機械鐘發明之後,它才成為主要時鐘。

順便說一句,喜帕恰斯還開發了一套經線系統,將地球的圓周劃分為 360 度(60 的倍數)。 反過來,每一度分為60分鐘,每分鐘分為60秒。 這些測量單位仍在地圖和地球儀上的所有地理計算中使用。

至於將一年分為 365 天的曆法,直到 1582 年才開始以通常的形式在基督教國家使用。 它是由教皇格雷戈里十三世引入的,他以公元前 45 年的儒略歷為基礎,由尤利烏斯凱撒引入。 新的年表可以減少春分和夏至之間的誤差,每年這兩個時間彼此“接近”11 分鐘。

綜上所述,我們可以說,現代時間計算的基礎是數字 60 的一個重要數學優勢,它可以被 12 個數字無餘數整除,並且乘以 24(小時)和 1440(分鐘)高精度對應於持續天數 - 幾乎不變的值,等於地球繞其軸自轉的時間。